《认知天性》

检索你的大脑,别停

[美] Peter C. Brown / [美] Henry L. Roediger III / [美] Mark A. McDaniel

推荐序一
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这样一来,上考场的时候就不会遇到特别意外的题目了。


推荐序二
人们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花费越多的心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重新演绎它,或者是尝试理解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就能越牢固地掌握这个概念


前言
不过我们还会在书中套用两个基本的学习原则:有间隔地重复关键概念,以及穿插讨论不同但相关的话题。如果学习者能把研究一个问题的时间分散开,并阶段性地回顾这个问题,那么他们就能记得更牢.


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是要学习基础知识,还是要培养创新能力,这根本就不是二选一的问题——两者都需要


小结
虽然填鸭式学习能让你在马上进行的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但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成果会很快消退,因为和检索练习相比,反复阅读会遗忘更多东西。检索练习的好处是长期的。


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
好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掷沙包的研究吧。为什么从没练过3英尺距离投掷的孩子表现最好,而只练3英尺距离投掷的孩子却表现不佳呢?

小结
间隔一段时间再练习能巩固记忆。睡眠似乎在巩固记忆的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在两次练习间至少间隔一天应该是不错的做法。

越容易想起,越不容易记住
这种矛盾便是学习中“合意困难”概念的核心。检索(或者说,实际上是重新学习)某件事物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得就越扎实。换言之,关于一件事情你忘记的越多,重新学习就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性的知识。[插图]


这些“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用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们对此前学习的重要概念的理解。那些用自己的话撰写文章的学生,得分要远高于那些只抄录的学生,这证明了单靠接触概念对学习是没有太多帮助的。


创造性源于不设限的学习
我们可以从邦妮的成功中看出努力解决问题会如何提高学习效果,以及为什么在某个领域不停地钻研、试错,我们就能掌握更复杂的知识,更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
迷茫不是一件坏事。在迷茫中能把事情完成就是好事。很多人会细细考量任务的艰巨程度,把一切都看得很复杂,导致他们在半路上停下来。”


小结
试着自己想出答案,而不是坐等别人给你答案,或是在拿到解决方案前自行尝试解决一个问题,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让你把正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记得更持久。即便有时你会犯错,只要有纠正性反馈就没问题。


5 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自身思维的审视被心理学家称作元认知(元在希腊语中是“关于”的意思)


学习时避免错觉和记忆扭曲
我们认为,这项研究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公共场合用手机打电话会特别遭人厌烦——因为别人听到的都是单方的通话。同时它也证明,人会想方设法用理性的方式来诠释身边发生的事情


在我们想给自己的生活一个理性解释的时候,随机与模糊这两者导致的不适感也会跳出来捣乱。我们拼命想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用它来解释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遭遇的事情,以及我们做出的选择。每人都有一套不同的叙事,其中很多线


主动学习能制造掌控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语言流利与阅读能力的水平差异都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即使不是最重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但《财富》杂志的一篇名人访谈文章认为,有些阅读障碍症患者似乎拥有,或者说开发出了超出常人的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网络与常人不同,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为了弥补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不得不去寻找解决办法。


许多受访者表示,为了取得成功,他们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如何看清大局,而不是拘泥于细节,如何跳出常规的框架思考,如何有战略性地行动,以及如何管控风险。这些必备的技能一旦被习得,对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就有决定性的帮助


你是分析型、创新型,还是实践型思维?
内省智力:理解自身,准确判断自身知识、能力、效率的能力。
分析型智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的例子就是解答测验中的问题;创新型智力是我们综合并应用现有的知识与技能,应对那些新的特殊情况的能力;实践型智力是我们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明白在具体环境下需要做什么并行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街头智慧”


学不好的领域暴露了你的能力结构
他还指出,标准化测验无法准确评定人的潜力,原因是这类测验的结果局限于一份静态的报告,只能表明测验当时人们处于学习过程的哪个阶段。


7 终身学习者基本的基本
棉花糖研究的简洁程度令人称道,同时也是对人生的绝佳比喻。我们在出生时便带着基因赋予的能力,但我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专注与自律:两者是激励的产物,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插图]


双胞胎的认知能力也会天差地别
人在一两岁时,突触的数量会达到顶峰,比成年后的平均水平大约多出50%。


我们不知道为何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生成如此多的连接,也不知道大脑后来如何决定要去除哪些连接。
大脑的结构与整体构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但神经网络的精细构造似乎也可以由经验来塑造,而且具备大幅修改的能力。


想要终身成长,请像专家一样思考
而那些认为失败是努力不够或策略不对的人则会深入发掘,尝试不同的做法。


借鉴了德韦克与他人的研究成果,解释了为何取得成功更多的是靠勇气、好奇心与坚持,而不是智商


学习执行力比学习技巧更重要
专业人士要具备知识,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模式就是用来存储这些知识的


给学生的学习策略
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
合上书本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


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
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
把不同类型的问题或样本混合起来学习,可以提高你区别问题类型的能力,辨识出同一类型问题的普遍特点,并且能提高你在今后测验或真实环境中的成功率。


这是什么意思?反思是指花几分钟复习最近学过的课程或取得的经验,然后自问: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你想起了其他什么知识或经验?想掌握得更好,需要学什么?为了下次做得更好,要采用哪些策略


给职场人士的学习策略
所以要向麦克菲学习:你想要精通某件新事物,就删除抱怨,去全力应付那只熊。


给教师的学习策略
● 学习中的某些困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东西,把它们记得更牢靠
● 轻松的学习往往只能获得肤浅的知识,而且很快就会忘记
● 智力并不全是生来固定的。实际上,在付出努力的时候,学习可以改变大脑,建立新的连接并提高智力
● 在获知答案前思索一下新问题,比不思考就看答案的学习效果要好
● 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
● 从本质上说,努力通常会带来挫折,而挫折往往能提供重要的信息,让你调整策略,从而实现精通

留下评论